专辑文案:(声明:文案均由授权方提供,并不表示一听赞同其立场或观点)
十里洋场 千载风华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物,相同的夜生活 ………………
一样的烟雾缭绕,一样的杯幌交错;不一样的人生际遇 …… 嘈杂的人声夹杂着莺声燕语 …… 耳边缓缓响起了 Lounge 版的 《天涯歌女》………刹那间;时间停格在七八十年前的上海,这彷彿熟悉的歌声;似乎从时光隧道的那一端;传来 ………..
林宝 上海歌姬 的化身 上海人用上海话;唱上海歌
平心而论,要做一张这样的专辑并不容易,很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然而身为上海人的林宝,从小耳濡目染于沪剧,并生长在所谓中文流行歌曲发源的上海。在歌声与演唱技巧都不成问题的林宝身上,要怎麽把一个长年演唱 R&B歌者和奔放的舞者,转变成一位温柔委婉的小调歌手,才是最大的考验。
除了林宝本身在演绎的功夫上要做很大的调整改变之外,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大师级的製作人来掌舵。曹俊鸿老师认为,由上海人用上海话来唱上海流行歌曲,这绝对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才是既传承又创新,甚至于是上海老歌未来的另一出路。他希望林宝不仅是上海流行音乐文化的传承者,亦能藉着以沪语演绎流行歌曲,为海派流行音乐文化开创一个可能的未来。半年的讨论与磨合,他们终于决定合作出版这张专辑《上海歌姬》。
故事开始了………
这张专辑,从开始发想到选曲,编曲,製作,企划到完成,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各自的故事。例如《天涯歌女》真确的描写了少女的天真与对爱情浪漫期盼。为了区别沪语与普通话的差异,这首经典歌曲就採用了沪语来表现;可是在片尾最后一首《天涯歌女-音乐故事》裡,就还原为用普通话来唱。
《天涯歌女-音乐故事》的企图,是希望在短短七分多钟的时间内,将周璇的一生──由出身艰困-坎坷-成功-得意-失意-罹病到殒落等等扣人心弦的故事,透过音乐与歌曲结合的刻意编排缓缓道来。这首歌虽然写的是周璇的故事,从大一点的角度来看;它同时也是当年上海滩娱乐生态的真实写照。
《得不到的爱情》这首出自姚敏之手的作品,明显的与《天涯歌女》这种出自民歌的小调歌曲截然不同。也特意採用沪语来诠释,就是为了证明沪语与西方风格的音乐也能融洽共处。再如《狂恋》从法文的口白开始直到音乐结束,全部的设计都在强调它的异国风情,更为清晰活泼的节奏也强化了原曲的性格。
《情人的眼泪》;前奏部份刻意刻画出一段跨越时空的写意情境,进而导引出这一首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会伤感的“离别悲歌”。当然还有姚若龙(词)专门为林宝量身定做的《上海歌姬》;它等于是21世纪的《天涯歌女》+《卡门》;也是对于半个多世纪前上海滩的回应。 多数的歌曲,採用了摇摆乐队加上将近三十人的弦乐队来作为伴奏以及编曲的基础,除了復刻当年的氛围,提升这些歌曲的质感之外,也反映了现代录音科技的优势。 以上的这些故事组合起来;又构成了《上海歌姬》这个大时代的大故事。聆听这张专辑就像是在听故事,就像在观赏一部:虽然是由一连串汎黄的画面所组成的;却有着丰富现代感的电影。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尝。
本专辑因版权原因或者内容问题不提供试听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