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80年代金属乐统治主流,然后90年代Grunge风行一时的同时,在五大唱片公司之外,一些被人忽视的小公司也在始终按着自己的理念推出音乐作品。可以说,他们的影响力微弱,属于主流之外的地下状态。有些小厂牌,尽管信逢朋克的DIY精神,反对丧失个性的商业性,但并不追随朋克的虚无主义激进立场和对粗野声音的追求。他们的音乐更有旋律、更少嘈杂、更少焦虑,更加注重于旋律的优美,氛围的和谐和歌词的创作,从而反映出了地下音乐柔软,甜美的一面。简言之,他们做的是很好听、很pop的地下音乐,于是被称作 Indie Pop。独立流行通过更加着重于协调,排列和歌词创作上从而反映出地下更柔软,更甜美的一面。
阿肆
曹方
Thee More Shallows
Nina Gordon
The Sunny Street
Today乐团
利得汇
姜道
日京江羽人
Go Find, The
Legendary Tigerman, The
Nabi
Fyfe Dangerfield
Lars & The Hands of Light
Jason Boesel
来吧!焙焙!
Smile Smile
Cocoon Bells
Double Bill
MARYJANE
Du GgEo Bi
Mint
When I Was 12
安妮朵拉
Andrew Belle
张佺
六个国王
Northern19
露水十一
FatDoo
치즈스테레오
Black Out
Young Heretics
刘通天
周勇先
Teenage Fanclub
田原
The Magic Numbers
蔡文静
Paper Aeroplanes
Epitone Project
邵夷贝
Eliza Doolittle
Norman Palm
Best Coast
Love Language, The
Boy Who Trapped The Sun, The
Michou
梁晓雪